《芳菲的文明之旅——寻访山西古建筑》:“云游”万荣后土祠,探秘千年古建
10月26日,文化直播节目《芳菲的文明之旅——寻访山西古建筑》第二季运城篇第二期,将镜头对准“中华农耕文化祖祠”万荣后土祠。主持人刘芳菲与嘉宾朱时茂携手文化专家组成“探访团”,通过沉浸式深度直播,带领网友领略这座千年古建的独特魅力,解码其深厚历史文脉。
10月26日,文化直播节目《芳菲的文明之旅——寻访山西古建筑》第二季运城篇第二期,将镜头对准“中华农耕文化祖祠”万荣后土祠。主持人刘芳菲与嘉宾朱时茂携手文化专家组成“探访团”,通过沉浸式深度直播,带领网友领略这座千年古建的独特魅力,解码其深厚历史文脉。
北京的秋意浓度渐深,赏秋+古建,才是北京的限定秋色,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10条“漫步北京-古建赏秋”主题游线路,快来一起打卡吧!
仰望飞檐斗拱直指天际,触摸青砖黛瓦沉淀时光……从山西古戏台里的声学智慧,到徽州古民居里精巧的防火设计,再到天津独乐寺的抗震奥秘,中国的传统建筑不仅是凝固的历史标本,更是用土木和金石写就的文化典籍。每道飞檐都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巧构思,每根立柱都潜藏着古代
10月19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山西青少年古建筑文化季”主题快闪活动,在承载着厚重历史底蕴的汾酒博物馆及汾酒老作坊内精彩上演。本次活动由共青团山西省委主办,旨在通过青春洋溢的艺术形式,唤醒青少年对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承与弘扬三晋大地的千年文脉。
步入距今600多年历史的“皇家粮仓”南新仓,委婉细腻的水磨腔悠然而起,北方昆曲剧院的演员唱着《牡丹亭》的千年情思;走出古建筑,热闹的南新仓第十六届文化节熙熙攘攘,老字号摊位吸引市民驻足……近日,北京市东城区推出的“故宫以东”古建艺术季开展得如火如荼,2025西
国庆说走就走天津之行,在做攻略的时候,朋友说,去独乐寺看看吧,会有你喜欢的。资料一查, 连梁思成都说它是“无上国宝”。做为一个寺庙控,为了独乐寺,特地留出一天时间 ,从天津坐绿皮火车来回4小时。当与11面观音对视之时,我知道这一趟,来对了。
这份技艺的“星火之源”,正深藏于县城旁的石花村:30孔古朴窑洞组成的“师绘斋”内,奠基人岳俊德曾在此执笔传艺半世纪,亲手培养超过5000名弟子,将青绿山水与沥粉贴金技法镌刻进一方水土的基因。
31岁的尼日利亚博主博密(Oluwabunmi Henry Jimoh)即兴登台,演唱自己在中国学会的第一首歌《我和你》,用悠扬歌声传递出对中国山西的深切喜爱。
“哇!成功了。”在山西博物院斗拱模型拼搭体验区,来自乌克兰的卡丽娜和英国博主Joe Burns激动地击掌欢庆。经过近半小时的专注配合,他们成为第一组顺利完成斗拱拼搭的团队。“我们完全沉浸在斗拱的世界里,没有关注其他小组进度,与古建跨时空对话的感觉太美妙了。”卡
10月16日,万荣县飞云楼景区前的后土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2025年度“技能运城”职业技能大赛——全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此举行。该活动集技能比赛、古建展示、就业招聘、技能培训展示等于一体,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古建技能人才的风采。
10月14日,“中国古建看山西”外籍博主发现山西主题传播活动启动。来自8个国家的10名外籍学者和博主,部分在晋留学生,以及央地媒体记者,走进山西,赴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
自6月10日在北京通州燃灯塔下启幕以来,这场以“燕赵弦歌·三垣绕梁”为主题的活动,实现京津冀三地文化遗产资源的全域联动,通过60余场演出,覆盖北京、天津、河北的10余处古建筑,线下吸引超2万人次参与,线上传播触达1亿人次。闭幕式上,京彩三重奏、无界铜管乐、定州
“哇!成功了。”在山西博物院斗拱模型拼搭体验区,来自乌克兰的卡丽娜和英国博主Joe Burns激动地击掌欢庆。经过近半小时的专注配合,他们成为第一组顺利完成斗拱拼搭的团队。“我们完全沉浸在斗拱的世界里,没有关注其他小组进度,与古建跨时空对话的感觉太美妙了。”卡
“哇!成功了。”在山西博物院斗拱模型拼搭体验区,来自乌克兰的卡丽娜和英国博主Joe Burns激动地击掌欢庆。经过近半小时的专注配合,他们成为第一组顺利完成斗拱拼搭的团队。“我们完全沉浸在斗拱的世界里,没有关注其他小组进度,这种与古建跨时空对话的时刻太美妙了。
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专业演员团队在鹤湖新居、茂盛世居两大客家古建内接连呈现4场演出,以“二十四史”为核心内容,将传统汉服、戏剧舞台与百年古建深度融合,为市民打造了一场“可触摸、有温度、有意思”的历史文化体验。
“男子左手覆于右手之上,女子右手轻搭左手,腰背微躬,敬意自显……”10月14日,“中国古建看山西”——外籍博主发现山西主题传播活动第一站走进晋祠。圣母殿前,外籍博主与留学生们跟着礼仪指导,将手掌在胸前轻轻相合,一个标准的拱手礼成型。这份跨越千年的礼仪,成了他们
此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中国日报社指导,山西日报社、中国日报社事业发展部主办,来自8个国家的10名外籍学者和博主,部分在晋留学生,以及央地媒体记者,将走进山西4市实地探访平遥古城、陶寺遗址、晋祠等古迹,通过国际化视角、多元化表达,感悟山西古建“一眼千年”的独特魅
秋日的汾阳,在中国汾酒城厚重与灵动的建筑空间里,一场关于时间、文化与青春的对话正悄然发生。9月25日,2025年山西青少年古建筑文化季主题沙龙在这里举行。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以卫星影像变化为线索,展现了北京中轴线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方面的丰硕成果。报道中说,北京中轴线,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文脉的城市脊梁,全长7.8公里,连通古今。2024年,它成功申遗,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窗口,提供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
山西以“古建探索”为桥梁,递出一张文化名片,邀请在华外籍博主、留学生以及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媒体记者,用国际化的视角、多元化的表达讲述山西故事。让全球读者透过纸墨和光影,触摸山西五千年文明的厚重。